二零一八至二零一九年度
![]() |
21世紀的21堂課
哈拉瑞著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, 清楚易懂的見解,就成了一種力量。 ——哈拉瑞 在這本「人類三部曲」的第三部《21世紀的21堂課》,哈拉瑞聚焦於此時此地, 關注的是資訊科技和生物科技攜手之後,科技為社會帶來的巨大顛覆與重塑, 以及川普粉墨登場、難民湧入歐洲、恐怖攻擊迭起、假新聞到處流竄…… 世事紛紛擾擾之際,我們應該思索、也應該教導孩子的21項核心課題, 諸如: ◆天然愚蠢遇上人工智慧,人類還剩下什麼能力勝過人工智慧? ◆系統性大規模失業危機無可避免?「無用階級」將大量暴增? ◆社經精英不再剝削勞工了,因為已不需要這些「無用階級」? ◆我們該提防機器人,還是該提防機器人的主人? ◆資產誠可貴,資料價更高?擁有資料數據者,得天下? ◆你真以為有「自由意志」?還是改聽大數據和演算法的就對了? |
平行森林達爾文星遊記
演然著 無情的核爆摧毀了大地,人類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家園——地球。 一個擁有龐大記憶容量而被設計成十五歲少年的AI改造人「達爾文」,在銀河系以外發現了擁有生命的星球。人類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,紛紛為永久遷移太空作準備。 就在人類滿懷希望地準備登上太空船,奔向那個朝氣勃勃的珍貴星球時,卻突然收到達爾文輸送回來的緊急訊息。 達爾文似乎發現了一種主宰着這個天外星球一切的無形規律。人類一旦移居過來,必須重新學習這套生存法則,並徹底服從,否則,他們只能留在毒氣瀰漫的地球,等待末日的降臨;與此同時,達爾文逐漸揭開了自己一段極不尋常的身世之謎…… 何去,何從?人類和達爾文,都必須作出抉擇 |
![]() |
![]() |
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,只需做更好的自己
采薇著 你是否覺得讓每個人都喜愛你,才表示人緣好? 你是否覺得自己付出很多,獲得的回報卻很少? 你是否在愛情裡委曲求全,卻落得傷痕累累? 鼓勵千萬讀者、知名勵志作家采薇用其犀利的文字告訴你: 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,只需做更好的自己 因為—— 需要討好的友情,不是真心容易散。 需要討好的愛情,眼淚會比快樂多。 唯有討好自己,取悅自己,才能自體發光,吸引各式各樣的精彩! |
情緒之解剖圖鑑
苫米地英人
~99%的問題,都出在「情緒」!~ 憤怒、恐懼、嫉妒、優越感……是你掌控情緒,還是情緒掌控了你? 理解情緒,就能轉化他們為達成目標的強力武器! 你知道,每個【負面、正面情緒】都有產生的目的嗎?你知道,情緒,其實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生的嗎? 無論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,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。 不過,你是否發生過因為情緒搞砸一切的窘境? ●在遭受危險時產生【恐懼】,並決定逃離。 ●被侵略地盤時感受到【憤怒】,進而守衛家園。 ●對陌生的事物【好奇】,想探究,拓展自己的安全領域…… ◆不滿:人對現況的不滿,是為了督促自己前進的原動力。 →【轉化技巧】:先區分自己是「對他人的不滿」還「對現況的不滿」,若是前者請喊停,立即捨棄「自己絕對沒錯」的想法;後者是好事,請在「現況之外」設定目標。 |
![]() |
![]() |
開鎖人的曲別針
胡燕青著 胡燕青說,評論這名字好嚇人,所以她寧願寫閱讀隨筆。她說她讀得懂的文學作品,也是大家都讀得懂的。 她讀學生和好友的作品,如同讀大師之作時一樣仔細。她說他們將來會和大師們一樣,拿個諾貝爾獎回來。 因此,她品嘗黃偉文、余光中、也斯和張芳慈筆下的苦瓜,她書寫陳德錦、也述說路雅;她探尋麥樹堅、葉英傑的主題,也細讀「搣時」游欣妮的生活。從文於天到費茲傑羅(F.Scott Fitzgerald),從張愛玲到R.S.托馬斯(Ronald Stuart Thomas),她都深刻欣賞;她當然也要與你分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·特朗斯特羅默(Tomas Transtromer)這位偉大基督徒詩人的佳作。 |
向日本人學禮儀
蘇靜主編 對日本稍有認識的人,相信都會對這個國家在待人接物、商務往來、傳統藝能、風俗習慣等不同場合上,那複雜得難以置信的禮儀留有深刻印象。有人會讚許他們細緻入微,一絲不苟;也有人會批評這是虛情假意,吹毛求疵。然而,建立這樣的規範並不容易,無論你認同與否,這的確標誌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。 誠然,禮儀與文化傳統及社會形態脫不了關係,很多日本的禮儀不適合華人社會生搬硬套,但從中我們或將看到一個文明的形態,或將懂得人與人之間複雜的紐帶。或許有一天,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。 |
![]() |
![]() |
如何幫助孩子學習,調控和釋放壓力
林惠格編著 幫助孩子學會調控和釋放壓力,是父母必修的課程。本書旨在幫助父母瞭解孩子的心理,以求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關注孩子的發展,分析孩子的動向,更好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。只有幫助孩子調控和釋放壓力,才能使家庭成為孩子身心休息的港灣,才能使孩子從容面對繁重的學業,才能使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懂得適時進退,才能使孩子在自身的變化中找到平衡,才能使孩子更有把握地操控未來! |
青紅甜燒白
李碧華 「七情+食欲=萬般滋味」 感情是美食的心事,或因饑渴、或因追尋、或因偶遇、或因激動、或因懷念……平凡的食物也格外銷魂。 秦始皇早已享用「刺身」了、鹹燒白和甜燒白、隔夜榴槤、大阿蘇「萬能茶」、死咬不放、搓圓仔湯、「不知火」、吃皮、小吊梨湯、那怕店主惡?、嬌媚的湯包、綠豆椪、白鶴清酒風呂、「布拉」不是「拉布」、葱白湯和葱蛋餅、青和紅、黑狗兄愛吃黑貓包、冒牌橙、續斷…… |
![]() |
![]() |
送給一個字
張曉風
本書是張曉風睽違六年後出版的全新作品, 結集中國時報人間副刊「三少四壯」專欄及其他散文。 在有限的篇幅裡,她以濃厚的國學根柢, 洗鍊的文字,出入古今, 談魯迅、郁達夫等五四文人如何寫好白話文, 對現今的政治與政策,展示謔而不虐的機智與妙喻。 在全書裡,她施展神奇的文字魔力, 帶領讀者逐字逐句地 進入她構築的美好的文學祕境。 |
劉以鬯卷
梅子編 劉以鬯,原名劉同繹,祖籍浙江鎮海,1918年12月7日生於上海。1941年底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。1948年底定居香港。1941-2000年,先後在重慶、上海、香港、馬來西亞等地任報紙副刊編輯、出版社和雜誌總編輯。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,迄今已有數十本著作問世。主要作品包括小說集《酒徒》、《對倒》、《寺內》、《陶瓷》、《島與半島》、《天堂與地獄》、《打錯了》、《多雲有雨》;散文和散文合集《不是詩的詩》、《他的夢和他的夢》;文學評論集《端木蕻良論》、《看樹看林》、《短綆集》、《見蝦集》、《暢談香港文學》等。 此書收錄了以下作品,中短篇小說《一九九七》、《蜘蛛精》、《蛇》,微型小說《她是馬來人》、《崔鶯鶯與張君瑞》、《我與我的對話》,散文《這是一幅用文字描繪的抽象畫》、《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》、《旅行》等。 作品屢獲獎項,入選海內外多種作品選本、鑑賞辭典和大學教材,並被譯為英、法、意、法蘭德斯和日語。 |
![]() |
![]() |
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
李晛瑞 從小,我深信祖國是最偉大的!但漸漸地,越來越多事件打擊這根深柢固的想法,並讓我對中國充滿好奇心 —— 那裡似乎不像是學校所說的「地獄」。
1997年,即將18歲的我決定偷渡去中國見識一下,但從此變成了背叛祖國的脫北者。日子開始充滿恐懼與焦慮,為了不被檢舉,我戴上厚厚的面具撒謊、防範周圍所有人;為了生存,我和黑幫、非法仲介打交道,甚至被囚禁。開始適應自由後,新的難題是要把家人接出來,於是另一次驚心動魄的大逃亡之旅,再度讓我陷入夢魘…… |